便民
服务
青春有梦 人生出彩——涵江区持续培育创新创业创造青年人才打造高质量发展“蓄水池”
2019-12-12 08:18:25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广袤的农村是青年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创业者将现代化科技运用在种植上,给涵江区农业成长插上翅膀。

□本报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亦霞 文/图

涵江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青年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每人每月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完成孵化计划书目标的人才最高可获20万元无偿资助;为初创型、成长型企业以及带有项目而又缺乏启动资金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金保障。通过举办“美丽莆田 青创侨乡”“涵江高新区创业路演”“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多场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年培养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大力吸引“三创”人才返乡,推动乡村振兴。


“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是党和政府为我们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虽已入冬,但涵江处处洋溢着创新创业的勃勃生机。一群群敢于做梦、勇于追梦的涵江青年正挥洒着青春热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努力圆梦,争当创新创业创造辽阔舞台上的主角。

今年以来,涵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要求,把创新创业创造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相结合,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丰富载体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三创”环境,吸引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建功家乡发展。

多措并举 鼓励扶持激发活力

“涵江的大门,随时向你们敞开。你想落户,我们为你安家筑巢;你想创业,我们为你牵线搭桥,提供优惠政策……”围绕青年人才来涵创新创业创造,涵江区出台多项政策、实施多个举措,为追梦青年开通绿色通道,营造“靠环境吸引人才,靠服务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涵江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理念,破障碍、去繁苛、筑坦途,为青年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优质服务。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坚持人才工作优先投入、人才创业优先保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每人每月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完成孵化计划书目标的人才最高可获20万元无偿资助;为初创型、成长型企业以及带有项目而又缺乏启动资金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金保障,切实为人才创业“减负”。

创业无坦途,帮在关键处,助在紧要时。涵江团区委积极促进团银合作、团企合作和银企合作,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依托“助青贷”与“青苗卡”双剑合璧,实现担保与授信双翼起飞。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小额贷款推介、技能比赛等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超万张,向团市委推荐小微企业15家,发放贷款100多万元,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氛围。

创新创业创造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渴求。这种渴求是青年投身创新创业创造的原始动力,激发这种动力,则需要科学引导、精心呵护、持续发力。涵江团区委还依托市青联委员、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所在的企业,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已提供青年见习岗位362个,上岗见习人数近500人。通过打造“大赛+导师+融资+基地”和“创业种子+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服务生态圈,整合优秀创业团队、专家学者、企业家精英和投资人等创新创业创造资源,帮助青年人轻松实现创业梦想。

涵江区人社局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利用“互联网+经纪人服务”,通过平台大数据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帮助青年人才实现精准就业创业,为涵江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供人才支撑。莆田高新区派出创业导师倾囊相授,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搭建平台 挖掘“三创”新锐力量

在所有社会群体中,青年的创新创业创造意愿最强,能力潜力也较大,更容易成长为创业型人才。近年来,涵江区通过举办“美丽莆田 青创侨乡”“涵江高新区创业路演”“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多场活动,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各方资源,持续发掘有潜力的新生项目,引导和帮助青年树立创新创业创造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创造能力。

12月4日,福建省首届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落地对接会在涵江举行。现场,多个创业项目与全区各个乡镇、创投机构、孵化器及园区代表进行深度对接,精准衔接涵江区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

12月中旬,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广播影视集团、市政府联合主办,团市委、涵江区政府共同承办的福建省首届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在涵江举行。此次大赛以“青春返乡筑梦·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聚焦全省农村农业,同时结合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2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设置了包括现代农业、文创旅游、农村电商3个专业组和1个木兰溪流域乡村振兴,奖金总额高达100万元,单项奖金最高10万元。大赛自启动以来,通过组织推荐和社会报名的共有183个项目。在对参赛项目进行资格审核、材料初审、复赛评审和网络公示后,现推荐入围决赛项目46个,拟授予优秀奖项目30个。

获奖单位将得到各主办单位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有条件的获奖项目,可优先推荐作为“银团合作”优秀项目,对接金融机构给予授信支持,并在“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和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板挂牌展示或融资,同时视情况给予一定额度挂牌补贴;可优先推荐给大赛相关创投机构洽谈融资合作事项;可在申请我省共青团组织提供的园区入驻、培训辅导、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已报名参赛的涵江区单词突击文化信息咨询服务部负责人李育说:“创业大赛为我们搭建起与投资者、企业家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能将我们的创业创新创造的激情与灵感转化为创业实践,帮助我们尽早实现梦想。”

汇聚合力 振兴乡村尽显生机

天宽地广,对这一代青年来说,只要抓住机遇,就可能冲上时代的前沿。

“农村的小康连接城市的健康,远方的诗改变城市的匆忙。”福荔·赋能型新农生态文化综合体商业链项目是此次大赛的一个“重头戏”。该项目由青春追梦人融媒体工作室与涵江区绿优蔬菜专业农业合作社运营,将结合双福村“荔林水乡”特殊地理位置、多彩融合的文化传统、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打造集文化、旅游、产销、共享一体化的综合体商业链,为游客提供一个暂离快节奏城市樊笼的“桃花源”。

该项目负责人郑燕红告诉记者,项目以社会共创的模式,打造包括体验型农“活”乡村旅游、网红打卡集群及众创交易综合体度假型微民宿、荔枝特色产业链等新农村业态,通过新零售服务体系,促进价格消费向价值消费的全面转型,完善盈利模式,不但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而且有力促进木兰溪治理、规划与发展。

驻村多年的双福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魏李琛深知“三创”人才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他说,“三创”人才是推动乡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非物质资本和内生主导力量。双福村要发展,就必须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红利,引进人才搞建设。目前,村里已与该团队签订共建协议。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返乡创业,一方面是想回报家乡对我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源于家乡政策好、环境好,在这里大有可为。”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吴志龙去年返乡入驻莆田高新区创客梦工场,成立了福建真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区委区政府的扶持下,他解决了业务上的难题,明年将扩大种植面积,加大有机生态农业的推广。

像青春追梦人团队及吴志龙这样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追梦青年还有很多,涵江区将持续为青年创业扶上马、送一程,让更多的青年实现人生梦想,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更美丽的光华。


版权所有 @ 涵江区新闻网 2010 主办:莆田市涵江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宣传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3399996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594-2232318  举报邮箱:hjwxb396@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hj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0008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