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笔者在涵江区望江河畔看到,新建成的亲水休闲慢道铺设着彩色沥青,沿河砌起精美的雕版石栏杆,拥有文化韵味的莆田六中仿古围墙内,透出浓郁的绿意,许多居民正在河岸景观带旁享受惬意亲水慢生活。 这仅仅是涵江区构建宜人滨水景观带,打造生态涵江新风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区、镇、村三级联动实施“清水行动”,大力实施河道清障、常态保洁、清淤连通等专项整治,让涵江河道的水清起来、活起来。该区在整治城市水系同时,也注重构建水乡特色生态景观,同步结合防洪、生态景观等综合利用,打造了梧梓河、塘头河、西庄沟段等风景优美的休闲亲水平台。 来到涵江区梧梓河滨水景观带,只见1000多米的生态景观护岸开阔清新,好一幅美景入眼来。在清理淤泥、新建护岸的基础上,该河道岸畔人行慢道上新建绿化景观、滨水景观、亲水休闲区等赏心悦目的亲水平台,在提高疏浚排洪能力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亲水休闲的好去处。每逢周末、节假日,都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游玩。 经过清水整治,在梧塘镇西庄社区的西庄沟畔笔者看到,用石条垒砌的护堤整齐划一,石护栏边错落有致的绿化沿着河岸分布,河道附近的小公园里,居民们或散步,或谈心,正享受着惬意休闲的美好时光。从昔日的臭河到如今居民休闲的好场所,西庄沟的变化让居民们实实在在感受滨水景观建设带来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为了重现昔日水乡岸欢水笑的美景,给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好去处,今年该区又把建设宫口河、宫下河、望江河等纵贯城区主河道的河岸园林景观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拟投资3500多万元,实施四沟嘴至人民公园亲水慢道工程,建设梧梓河与塘头河的横线联通纽带,打造“十里水街”,构建人水和谐、滨水宜居的水生态景观。 在建设生态型、景观型、休闲型生态水岸景观同时,该区还注重将水乡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依托当地资源,挖掘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主题水乡滨水景观带。 在白塘镇辖区内的城涵河道两岸园林景观建设,将以城涵河水系为主环,构建荔林水乡展示区、田园风光体验区、水乡特色游览区、实地风貌保护区、民俗博览区等特色区域,通过历史文化的渗透,使城涵河道两岸再现“东南水乡”如梦如画的景观风貌。 位于江口镇的蒜溪生态片区,坐拥东方红水库等自然生态环境,结合东大历史民居、上后莆仙特色民居,鼓峰涌泉寺、西来寺等景点,12公里滨水绿道串联起周边官庄、东大、大东、上后4个村庄,绿水青山、溪水潺潺,构起了一派田园山村的自然美景。 河道的水清了,河岸的景美了,一个个宜人滨水景观园林宛如一张张响亮的名片,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涵江水乡风貌,让群众的宜居指数节节攀升,也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朱秀花 林亦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