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
服务
在发展中保护生态
2014-10-20 15:33:33 湄洲日报评论员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涵江新闻网  

 

  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为人们所关注。
  现实生活中,人们既希望安居、乐业、钱袋鼓起来,又希望山清、水秀、天空蓝蓝的。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同样如此。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双翼起飞,共生共融,既是努力方向、美好愿景,又是双重任务、必由选择。
  我市生态环境优美,有山、有海、有溪、有湖、有林、有平原、有海岛。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全市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共同保护的成果,成为蓄势崛起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但有一种声音不可忽视,有的人认为,为了保护生态,就不要上项目;有的人一谈到搞工业,就认为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在一些地方,出现产业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等问题,与这种声音不无关系。
  仅要生态、不要发展,行不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经济不发展,财力上不去,办好民生实事、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乃至保护生态环境,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缺乏的是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当前我市经济总量偏小、可用财力偏少、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工业化水平还不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靠加快发展,靠更多好项目大项目,尤其是石化项目来撬动、拉动、带动。放眼世界,美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也启动了“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战略,谋取经济复苏发展。应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绝不是不要发展,一个只有青山绿水的地方,没有产业,贫困落后,难言美丽、难说幸福、难谈实力。
  而只要发展、不护生态,行不行?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发展,有赖于环境与资源的支撑。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发展不可持续。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修复或弥补成本极高。先污染而后治理,等工业化完全实现之后再来考虑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取的,也对不起当代人民和子孙后代。腰包鼓了,却灰霾来了、河变黑了,不是发展的方向。
  为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互为依存、互相推动,不能将二者简单、片面地对立起来,既不能走“守着青山绿水饿肚子”的穷路,又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必须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发展。不抓发展谈生态保护,如同“缘木求鱼”;离开生态保护搞发展,好比“竭泽而渔”;抓好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保护生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给出了解决之道——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发展新路。刚刚召开的全市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也提出要求。市委书记周联清多次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百姓富、生态美”重大决策,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实现产业与生态文明永续发展。
  当前,我市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重重任和使命。中央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福建发展,我市也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机遇重大,一旦错失、遗憾难补;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必须牢牢把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为今后几年的中心工作,落实在增长速度、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等方面上,尤其是产业项目上。旗帜鲜明地树立“在发展中保护生态”这一理念,以项目为抓手,全力突破突围、提升存量、优选增量。在存量方面,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园区,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保监管;在增量方面,围绕低碳节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严把准入关、环保关,构建以税收贡献、技术创新、生态环保为导向的产业促进机制,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保的好项目,为加快发展提供支撑。进一步做好做细群众工作,引导群众理解、支持项目建设,同心同德推动莆田发展。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发展上去了,有了更雄厚的财力,进而会更多地反哺广大群众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发展、群众受惠、生态保护的多赢。(湄洲日报评论员)

版权所有 @ 涵江区新闻网 2010 主办:莆田市涵江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宣传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3399996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594-2232318  举报邮箱:hjxcb2008@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hj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0008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