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
服务
囊山名刹与古囊列山献
2014-07-23 10:12:30 吴山 来源:莆田文化网  责任编辑:涵江新闻网  

点击查看原图

  囊山寺

  囊山海拔639米,位于涵江区江口镇西北部,古称古囊列山献,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囊山来自澳岭,与九华山、紫霄岩相连,鹤立于群峰之中,为兴化平原西北屏障。山上多为裸露的花岗岩,半岭处还有一列层层叠叠似古代炊具陶,又像一朵巨大的莲花。此山为什么称囊山呢?唐代莆阳文章始祖黄滔有句诗云:“山有重囊势。”意思说其山势犹以重囊,故名曰囊山。山上群岩耸立,有辟支岩、文殊岩、佛日山、古竹山、须弥台、伏虎石、鲎姆石等,又有降龙涧、半月池等,山奇而怪。故有“古囊列山献”之誉。

  山麓的古建筑群便是全国重点保护寺庙之一的慈寿寺,俗称囊山寺,离城有20公里。囊山寺座北朝南,背靠囊山,面临南北洋平原。寺的布局与莆田诸名刹基本相同,主要建筑物座落在中轴线上,依势而建,自下而上,有山门、佛殿、大雄宝殿等六进。左右两厢还有殿宇屋舍。面前第一进巍峨壮观的山门是1996年新建的,结构为城楼格式。上面的“囊山慈寿寺”题额是现代世界华僧会副会长释寂 法师所书。再上去第二进是80年代所建的山门。拾级而上第三进便是天王殿,中供奉弥勒佛。他笑口常开欢迎游客和信众前来观光朝拜。弥勒佛座后,那尊神像是韦陀爷,是寺院中的保护神。殿两侧四尊高大的神像是“四大天王”。

  绕过放生池再登阶上去,那是第四进大雄宝殿,它是寺的主要建筑部分。殿中供奉“三世佛”,中间那位是释迦牟尼;左边是药师琉璃光佛,他能为众生医治疾病;右边是阿弥陀佛,亦称无量寿佛。大殿两旁是十八罗汉。大雄宝殿的建筑物是清末按原式重建的,80年代进行整修。殿前那副石柱楹联:“伏虎初兴慈寿寺”,“敲鱼重振古囊山”。这副楹联反映寺的兴建始末。寺初建于唐中和元年(881年),名为延福院,为名僧黄妙应所建。相传因为他驯服二虎,常骑虎来来往往,所以后人称“伏”虎祖师,上联所指的便是他。光启二年(886年)重建,因闽王王审知为祝母寿,故改名为慈寿寺。光绪8年(1882年),僧通源决心重兴慈寿寺。他率领众僧手敲木鱼、口念佛号,四出化缘,鸠集建寺资金。经过几年的奔波,得到涵江商贾、侨胞和信众的支持,光绪11年(1885年)重建大雄宝殿。故有“敲鱼重振古囊山”之联名。目前,寺的建筑规模是在侨僧等的支持下逐步扩建的。现有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大小殿堂30多处,屋舍150多间。大雄宝殿后面那殿宇是第五进法堂。左边殿堂为“妙应祖师堂”,供奉唐代开山祖师黄妙应。

  寺内那块“虎石”碑刻,传说是伏虎祖师用竹杖所书。大殿左边下廊庑后面空地上有口千年古井,相传是唐景福元年(892年)妙应祖师率众僧开挖的,后人称为“唐井”。另一古井相传为宋代所建。“唐井”旁那大石槽刻有“无咎”两字,下刻“熙宁岁在已酉十二月谨题”。此物系是宋熙宁间(1069年)所造,至今也已近千年了。我们再到大厨房里参观三口大铁鼎。各个鼎直径一米高,一次可煮大米饭100斤,据说是明代铸造的,足以说明当时寺之兴旺。

  从寺后沿着石级登上辟支岩参观第六进祖师殿,祖师殿建在妙应祖师当年开山时静修处,是近年才建的。整个殿宇用36根石柱支撑屋面,右旁是新建的云涛轩。

  沿着山路,不远就是辟支岩。辟支岩,“其中可容数塌,旁有八小石负之。玲珑明澈,如窗棂然。”“岩石间有小窍甫径寸”,传说“时迸异香”。“前有二巨石,对峙如门,右有石,高广可二丈,后人因设药炉,茗碾于其上。”

  辟支岩下方有块特大巨石,俗称“鲎姆石”,高约100米,宽60米。这块巨石有“特异功能”,随着天气的变化,石色也随着起变化。这块花岗岩天气干燥晴朗时,石呈白色;受潮湿空气影响要下雨时,石变为湿灰色,南北洋平原基本可以看到,是一块天然的“晴雨表”。

  辟支岩西约一公里莲花石之处,那是天元岩、民国初年建筑殿堂清基时发现一块古铜钱,有“天元”二字,故名天元岩。可依槛向前方眺望,眼前南北洋平原的村庄、沟渠、田畴和城涵两地高楼大厦历历在目,是一幅很美的天然如墨鱼图。倚栏望去,兴化湾外海天一色,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此地真是一处登高远眺的好所在。天元岩后面山上群石累累。看那一块大石头如屋盖,下有岩石顶住,形成了不少岩洞。进入洞内,洞中又有洞,再入洞,又一洞,洞洞相连,人称如民居大厅和厢房,以及护厝,门户相连。如“江口林氏百廿间”。洞内姿态各异。入洞探奇,很是奇妙,其乐无穷。进洞寻幽探奇,如置身于仙境。

  囊山寺、古囊山自古就是莆阳名山胜景。寺前是古时驿道,有不少名人来此游览,并留下不少诗句。据载,自唐以来有莆田文章始祖黄滔,宋代名臣蔡襄,南宋著名诗词人刘克庄,宋绍兴状元黄公度,宋理学家朱熹,明景泰年间状元柯潜,明万历间宰相叶向高及近代名人等来此游览或借宿寺中。朱熹往同安任主簿时曾投宿囊山寺,有诗为证:“晓发渔溪驿,暮宿囊山寺”。

版权所有 @ 涵江区新闻网 2010 主办:莆田市涵江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宣传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3399996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594-2232318  举报邮箱:hjwxb396@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hj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0008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