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
服务
对台农业合作“风生水起”
2014-07-21 16:28:29 朱秀花 林亦霞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涵江新闻网  

对台农业合作“风生水起”

 

    在夏日的阳光下,一株株鲜花竞相绽放,有紫色沁香的薰衣草,有粉色雅致的百合花;欧式的庭院,错落有致的小木屋,三五成群的游客正陶醉在旖旎的田园风光中……7月8日,笔者走进位于涵江区龙东村的香积国香草庄园,见到了温馨惬意的一幕幕。
  香积国庄园是全省首家以香草为主题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由台湾的工艺美术大师吴进生投资1500万元兴建,是一座高品味, 融合艺术、建筑,引种台湾熏衣草、迷迭香、罗勒奥勒岗等香草的现代休闲农业净土。目前,该庄园内有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蔬菜、瓜果等逾百种植物供客人观赏,另外庄园内的有机栽培还可作为户外教学,让客人动手劳作,体验种植乐趣,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通过招商引进香积国农业观光的成功案例,是该区积极开展对台农业合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台湾在发展农业科技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不仅有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水果产品,而且在发展观光农业方面也先行一步。近年来,涵江区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借助海峡对接平台,积极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对台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梅洋茶文化生态休闲基地、莆台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香积国农业观光园……通过对接合作、引巢筑凤,一个个特色农业观光园在萩芦、白沙、大洋等地“落地生根”,进一步拓宽了该区和台湾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借力于第六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农业产业对接交流会平台,以两岸特色乡镇交流为重点,该区达成与苗栗县的对接联系,并促成台湾龙崎区与白沙镇为闽台农业合作双赢的对接,为涵江发展现代农业增添了又一个靓丽的窗口。
  “将台湾的农业技术和优质品种‘嫁接’到涵江,对于改良涵江农作物品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有着重要意义。”涵江区农业局的一位负责人对笔者表示。
  在大洋乡灯庐寨生态农产品土特产专营店,笔者见到,来自我市城区及其他各地的游客争先购买大洋米,专营店人潮涌动,十分热闹。“大洋米引进了生长期长的台湾大粳8号、12号等优良品种,质地柔韧、香润弹牙、口感好。”灯庐寨生态农产品土特产专营店店主谢紫林说,“现在每天慕名前来购买大洋生态米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还注册了灯庐寨生态农产品土特产商标,开设专营店,以专供游客需求。”
  同样,在白塘、梧塘、国欢等地的种植基地里,从台湾引进的“益农牌”改良11号豌豆、良种“益农牌”尼加拉西红柿等优质品种农作物,产量高、色泽鲜、口感好,市场青睐度高,也成为了当地种植户们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除了粮食、蔬菜外,该区还积极引进台湾的芒果、番石榴、木瓜、枇杷、青枣等水果良种,拓展对台涉农新的空间,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台湾农业良种50多个并得到推广及应用。今年,该区在创建白沙坪盘村枇杷博物馆进程中,还组织人员到台湾苗栗县考察草莓科技馆建设,学习借鉴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进交流联系,打造更加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业观光生态休闲“后花园”。
  在引导鼓励农业企业引进台湾农业新产品和新品种的同时,该区还依托台湾农业企业的成长壮大,不断创新对台农业合作载体,增强闽台两地农业合作的互补性、互利性。此外,该区农业部门还组成了多支专家服务队,定期派人深入辖区内的涉台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让更多的台湾农业技术在涵江找到发展舞台,促进涵江对台农业“风生水起”。
                            

版权所有 @ 涵江区新闻网 2010 主办:莆田市涵江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宣传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3399996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594-2232318  举报邮箱:hjwxb396@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hj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0008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