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环保世纪行(莆田)队伍来到位于涵江的老鹰尖省级自然区,在这里,沿途山泉淙淙,林木森森,一步一景,美不胜收,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大自然的和谐美。老鹰尖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颗“绿色明珠”。随行的林业局专家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森林,下车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好的林子真的已经不多了。” 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批准建立,地处戴云山脉东北段的中低山丘陵地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孕育和保存了特色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主要以保护南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萩芦溪与龙江(福清)等水系源头生态系统。拥有莆田保存面积大且连片完好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阔叶林面积2035.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2%。 走在保护区的山道上,高大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遍布大小山头;在山脚溪涧,清亮的泉水潺潺流动。大洋乡南岭村位于保护区内,村支书范淑樵说:“我们全村的饮用水都是饮用山涧水,我们把水拿去检测,各项指标都达标!”他告诉记者,现在村民都很自觉的保护好林木,村里现在煮饭烧水都是用电,而且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野生的刺猬、山羊等动物以及各种鸟类。 据了解,自然保护区组建了一支资源保护队伍,配备了18名护林员,确立了各自的管理辖区,日常工作较正常。建区以来,未发生重大破坏森林资源事件;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经过几年的保护与建设,有效地保护南亚热带北缘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保护萩芦溪、福清溪、永泰溪等溪流上游两岸集水区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进一步增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确保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的生态安全。 保护区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013-2014年完成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管理所、检查哨卡的建设,形成机构完善、布局合理的三级保护管理体系;强化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巡护线路、防火路、护林防火专业队伍等日常管护体系,完善相应的设施与设备,建成完整的防护体系;加大科研、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开展南亚热带北缘基带常绿阔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科研和监测工作;开展资源保护利用,扶持社区经济发展,形成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至2020年建立起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完整的管理体系,形成适度规模的科研和教育基地。 另据了解,为解决涵江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问题,涵江区政府决定在莆田老鹰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新建乌溪水库,水库库容量2.1万m3,工程总投资4.626亿元,今年累计完成投资802万元。 作为革命老区和全国旅游红色经典老区、全国生态示范乡镇,围绕“红色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大洋乡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大洋乡乡长钱庆灿说,为更好地加强大洋乡生态建设,从2010年至今,大洋乡共拆除畜禽养殖场16万平方米,同时,加大日常巡查、执法、宣传力度,保护青山绿水,为建设宜居大洋乡,建设美丽作贡献。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钱庆灿告诉记者:“生态维护和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今后的路还很艰巨!” (莆田侨乡时报记者 吴芹芹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