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5日下午,四川省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依照《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规定,决定授予刘福鼎、李铸德等10人“泸州市见义勇为勇士”荣誉称号,进行隆重表彰,并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在10位受到表彰的“ 见义勇为勇士”中,有一位是我市涵江区54岁的李铸德。莆田人怎么会在数千里之外获此殊荣呢?事情还得从2008年冬天的那场雪灾说起。
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大范围降雪,雪灾甚至波及广东、广西等许多罕有下雪的地区,给这些地方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由莆田开往四川省宜宾市的闽BY1383号客车,载着44名旅客和3名司乘人员,也因这场雪灾交通阻断,行旅受困,在2600多公里的风雪路上走走停停,仅在贵新高速公路上一次就被堵塞了20多小时,人车动弹不得,耽误了不少时间。
超长时间的晚点和等待,给旅客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问题,个别旅客情绪出现了反常,唉声叹气,焦急烦躁。
2008年1
月18日,本来应该在清晨就到达本次运输目的地四川省宜宾的客车,到了晚上11时许,才走到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附近的321国道。车子离双沙镇还约4至5公里,司机打开了车内照明灯,售票员李铸德也准备叫醒旅客,让大家在双沙镇做短暂休整。
正当此时,乘坐在后面的一位旅客突然情绪失控,行为异常,他猛地从行李中抽出一把菜刀,冲到刚刚起床的副驾驶员张美超面前,连砍数刀。毫无思想准备的张师傅下意识地跑向驾驶台,坐在驾驶台右侧的李铸德当时正在招呼旅客,听到呼救声,抬头才问了句“怎么回事儿?”脑袋上就莫明其妙地连挨四刀,也下意识地慌忙躲闪。
而这时正在驾驶车辆的杨师傅还浑然不觉后边发生了什么事儿,继续开着车子前行。杀得性起的肇事者突然转向驾驶台,准备对司机下手。这时李铸德才回过神来,危急关头和一位旅客挺身而出,挡住了肇事者冲向驾驶台的去路,那位旅客脸部也被砍了一刀。李铸德连忙呼唤停车,司机这才发现情况不对,紧急把方向盘打向山坡一侧,车子撞山后停了下来,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
这时感到事态严重的李铸德,奋不顾身猛然扑了上去,一把抱住肇事的旅客,和对方展开了殊死搏斗。
搏斗中李铸德身上又连中十来刀,左手掌被砍裂,二个指头被砍断,只剩下一些皮肉连在手掌上,接着右小臂也被砍成骨折。后来发现,李铸德一件崭新的外套上竟留下了几十道刀口,要不是冬天里穿得厚,他这身上还不知会增加多少伤口呢!
虽然血流如注,体力也渐感不支,但是李铸德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意识到只有控制住肇事者,才能让车上所有的旅客和司乘人员脱险,因此他一直死死抱着肇事者不放。就在他和肇事者搏斗中,车子上的40多位乘员全部安全撤离车厢。除了原先被砍伤的三个人之外,再没有一位旅客受到伤害。
菜刀成了肇事者的致命武器,在狭窄的车厢里,李铸德和对方展开了一场菜刀争夺战,第一次他夺下菜刀甩出去时被弹了回来,又让肇事者捡到。经过几个回合,他再次用还能动弹的右手夺下菜刀,终于把凶器甩到窗外。就在他丢掉菜刀的瞬间,肇事者又操起一根削尖的木棍,对着他的脸就杵了过来,李铸德躲闪不及,木棍尖端竟然把他的鼻孔挑开,造成鼻子严重撕裂。李铸德拼尽最后一点气力,一脚把肇事者踹倒在车厢过道上,同时借着腿劲顺势翻出车窗,身子重重地撞到崖壁后,滚落车子底下,当即被大伙儿救起。
在司机和旅客的配合下,肇事者被逼到车厢后部。旅客们手持当时能够找到的树枝石块,把车子团团围住,不让其有逃遁的机会。不知过了多久,双沙镇派出所的警察接到报警赶到,才把肇事者制服,缉拿归案。
处在昏迷状态的李铸德也被紧急送往双沙镇卫生院抢救。由于伤势严重,卫生院过于简陋无法施救,第二天下午他又被转到叙永县中医院就医。经过医生们共同努力,总算把他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地方小医院没有做断指再植的条件,直到第三天泸州市的医生冒着风雪赶到叙永,才为他实施了断指再植手术。但是终因时间拖延太久,两根手指的神经功能未能接活,李铸德从此落下了终生残疾。
事后,当笔者采访见义勇为的李铸德,问他当时为什么能够舍身搏斗时,李铸德平静地回答道:旅客上了我们的车子,就是进入了我们的工作范围,我们有义务为旅客们做好服务工作,也有义务尽力保护旅客的安全。
刘庆华(作者为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协原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