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莆铁路莆田特大桥FJ12标段建设工地上,时常能看见一位高大的身影,他不是站在设备边聆听机械的运转,就是在忙着抢修施工设备,总是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他就是来自中铁十局公司,对各种工程机械设备有丰富维修经验的马利滨师傅。他多年积累的宝贵修理经验和独特的机械修理分析见解,令同行们佩服不已。大家称他为铁路工地机械的“守护神”。
今年45岁的马利滨,身材魁梧,双手经常沾满洗不净的油渍。他极少言语,但工作起来不论白天黑夜,更不畏酷热严暑,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去。面对工地上的各种机械,他如数家珍。仅15台各种跨度的龙门吊、绗吊,他每周至少爬上去检修两遍,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马利滨虽年近半百,但身手矫健,24米、36米、40米跨度的龙门吊,一般人都望而却步,而他爬高上低,如履平地。虽没有什么丰功伟业,他却在机械维修这一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保证了向莆铁路莆田特大桥安全、优质、快速地向前推进。
维修工的工作时间从来都没有固定,在工地上,常常要等到施工机组吃饭休息时才能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特别是中铁十局公司在夏季实行“早出晚归,午间长休息”的作息时间,设备修理都是利用中午工歇时间进行,而夏季严热的午间对维护工人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工地离不开机械维护人员,我们必须尽到职责,保证工程及时准确推进”。马利滨说,“我现在想的就是和同事们一起加紧努力,希望早点看到工程竣工。”
凭着多年来积累的机械维修技艺,各类机械的“毛病”,经他“望、闻、问、切”,无不手到“病”除。由于他的精心呵护,很多问题均被提前发现并解决,使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为机械维护队的负责人马利滨深知,即便自己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呆在工地上,也无法保障各类机械都得到及时维护。要想守护好这么多大型机械设备,仅依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拥有一支专业技术素质高、勇于担当重任、责任心强的团队。为此,他在各种机械操作人员中开展了岗位成才、岗位练兵等“传帮带”活动,培养出一大批一专多能的维修、操作人才。经他培养的农民工,大都能够独立进行日常机械维修保养。(蔡少辉)
|